为什么国人不接受心理咨询?

2023-04-23

如果你跟家里的老人说:

“我最近很郁闷,想看心理咨询师”

那么你得到的回复,很大概率会是“什么是心理咨询师?”

信息的落差,让老一辈很难理解心理咨询这一新兴行业,更何况在国内,心理咨询作为精神领域的舶来品,上了岁数的人更是吃不透

我曾经在一所养老机构见过一位重度抑郁症的老者,她每日都板着脸,见谁都不会打招呼,总是沉默出现,又悄然消失,与热闹格格不入,与孤独长久相随

后来问起,才知道,她因为抑郁症没有得到及时疗愈,而不幸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


 

在老人刚产生抑郁倾向时,她的家人,并没有想过要进行一些心理层面的干预,只是从家人角度开导她。但抑郁就像泥潭,三言两语的关怀如稻草一般,陷入泥潭的人又怎么可能仅靠稻草就脱险呢?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老人在抑郁症与阿尔茨海默症,双重病症的折磨下,被家里送进养老机构,受到专业的照护

虽然现在有了护工的护理,日常生活也有足够保障,但这真的是老人想要的吗?这次的情况真的难以避免?

只要早一点,只需早一点。受到心理疗愈的老人何尝不能走出阴影,在家享受儿孙绕膝,安度晚年的时光?

归根结底,还是国人对于心理咨询以及心理问题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偏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为什么国人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或许能让你重新认识一个行业,拯救你的身边人


 

什么是心理咨询

以学术口吻阐述心理咨询,大概是这样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心理咨询以语言文字等交流为媒介,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以便恢复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

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解决你的心理问题

言谈至此,或许会有人疑惑,听起来还不错,那为什么有心理问题的人不去做这个呢?

原因有三。

一是价值观

中国人是坚韧朴实的民族,脚下的土地不仅仅是立身之所,更是立命之本。对于种植一事,国人的亲近几乎源自骨血

而无论是播种蔬菜还是耕种粮食,都是一板一眼的粗活,容不得半点马虎,关乎性命与家庭的事情,必须是春种秋收。这样的环境影响着一代人,而他们又将这样的价值观代代相传

即便现在很多都市青中年已经告别黄土青山,也依旧恪守付出须有所得的真理。而心理咨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具备及时性的特点

心理咨询的过程大多按次数来计,而往往第一次的咨询,就已经是很多人,人生中最后一次心理咨询

相对高昂的价格,占用的时间,微末的成效,后续不明朗种种因素,打断人们想要第二次咨询的道路,也束紧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端口


 

二是效果

为什么心理咨询不能够一次了事呢?好事者多半猜忌原因出在心理咨询师身上,无非是想多挣几次钱嘛

而真正身在行业中的人,却是有苦难言

培养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所耗费的成本之高昂,远胜市面上的多数工种。尤其是在国外,仅仅是“硕士毕业”这一学术门槛就隔开不少人

而在国内,虽然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规章制度出现,但是每一名新手心理咨询师入行,都需要一名更有经验的心理督导辅佐,而这并不免费

还有不定期的课程培训,学习进修,一笔笔费用往外掏,持续投入换来的却是不持续的收入。所以很多心理咨询师都倒在前端,没能真正走入行业深处


 

任何职业的收费标准都与它的成本相关,心理咨询行业的高投入就注定了它不会有“每次五块,一次两小时”的情况发生

但心理咨询往往不是一次见效,至少对于那些沉积已久的心理问题,一次两小时的咨询做不到完全清除殆尽

如何判断自己需要的心理咨询次数,一共有四点:

咨询问题的严重程度。被困扰的时间越长,问题的成因越复杂,可能对你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越大,咨询需要的次数也越多

咨询目标的深度。如果你想要对自己的困扰和成因做更深层次的探索,期待获得更加系统和持久的改变与成长,就要做好进行一段较为长程的咨询准备

咨询师的工作方式,心理咨询师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和理论取向,咨询目标不同,咨询方式不同

认知行为疗法更适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所需次数一般在8~30次之间,精神分析/动力学疗法更适用于个人成长、深入探讨问题成因,咨询次数可能会超过30次甚至50次

投入时间和金钱的预算,在咨询的早期阶段,可以和咨询师开诚布公地讨论自己对于咨询次数的期待,咨询师会根据你的具体问题,为你提供关于咨询目标和次数的专业建议

(参考资料:慧铭心理-2022-10-26)

三是态度

在据悉了心理咨询为何物,且大致过价格与流程之后,仍然会有部分人对其嗤之以鼻

“什么心理问题,无非自己太脆弱

这样的语句通常发生在抑郁患者与父母之间,对于浮沉半生的中年人而言,苦难已将他们的内心磨砺得坚韧,所以难理解困扰着子女们的“心理问题”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疲累,面朝黄土背朝天难道就真比在城市里奔波,青春只值三两钱来得辛苦吗?或许不然。更别提那些经受过校园暴力,向家人哭诉换来的只是一句“你不惹他,他欺负你干嘛”的孩子


 

人生多艰难,“折磨”被时代与社会赋予了不同属性,但痛苦的内核仍未改变,只是施以暴力、污蔑、精神践踏的人变了、方式变了

而人与人之间,又总是在寻找一个互相理解的平衡点,朋友如此,家人亦然。当子女向父母倾诉心结时,多聆听,多理解,将他的经历代换成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

每个人都有阻止遗憾发生的能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发现并挽救它

所以请照见自身,回忆过往,想一想自己脑海是否曾闪现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当时有人能出来帮我一把多好”

而现在或许就是你帮助身边人的最好时机